2019年, 第5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09-30

  • 全选
    |
    专题综述
  • 李晓宾, 黄力生, 李怀明, 苏见波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01
    摘要 ( 136 ) PDF全文 ( 8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的相关规定,针对铸造工厂设计中的铸造厂房与铸件成品库的防火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见解,以期抛砖引玉,与同行交流,为相关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 任现伟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9-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02
    摘要 ( 129 ) PDF全文 ( 9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走向和机械工业的大力发展,中频感应电炉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为广泛,在铸造行业,特别是铸铁车间中也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从三个层面对中频感应电炉在铸铁车间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首先分析中频感应电炉的应用优势与特点、应用领域与设备防护机理,在确认文章主题研究价值的同时,构建研究架构;其次从冷却水循环系统、液压系统、自检系统三部分,对中频感应电炉设备安全运行系统进行剖析;最后则是对铸铁车间内中频感应电炉的应用方式展开解读,并根据铸铁工作的特征,对中频感应电炉的维护措施进行分析。
  • 试验研究
  • 赵国伟, 张生存, 龚明健, 王平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12-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03
    摘要 ( 186 ) PDF全文 ( 15 )   可视化   收藏
    稀土元素作为一种新型的炼钢材料,它不仅脱氧能力强,而且加入后可以使钢中长条状的MnS夹杂物变性,得到球状的稀土硫化物,提高钢的热塑性。重点探讨了稀土元素在铸钢中的作用及运用。
  • 杨晓峰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1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04
    摘要 ( 215 ) PDF全文 ( 16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亚温淬火温度对27Cr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亚温淬火后27CrMo钢显微组织转变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27CrMo钢随着亚温淬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逐渐升高,但是伸长率和冲击功逐渐降低,亚温淬火温度在Ac3附近830℃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随着亚温淬火温度的升高,27CrMo钢中的铁素体含量逐步减少,铁素体形态也在发生变化,由大块状转变为细小针状,组织变得更细小并均匀分布,因此27CrMo钢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 孙志娟, 李小飞, 李宝栋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19-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05
    摘要 ( 155 ) PDF全文 ( 12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优化车钩铸件材料的化学成分,提升车钩的综合性能,以内蒙古某公司生产的车钩铸件材料ZG25MnCrNiMo为基础,调整镍元素的添加量,分析镍元素对车钩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主要使用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多种试验仪器,对该低合金钢的金相组织、塑性和韧性、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等综合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i元素添加量的增加,回火索氏体晶粒变得更加细小;钢的塑性以及冲击韧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强度略有增加,但变化不大。
  • 周晨鸣, 李烨飞, 易大伟, 马胜强, 柳红刚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23-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06
    摘要 ( 152 ) PDF全文 ( 12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位向硼化物的Fe-B铸造合金的组织与磨损性能,讨论了合金基体与硬质硼化物的磨粒磨损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定向凝固Fe-B铸造合金主要由珠光体、铁素体以及共晶硼化物组成。在磨粒磨损试验中,当硼化物择优生长方向[002]晶向垂直于磨损面时,铁硼合金的相对耐磨值最大,此时基体与硼化物的协同相对耐磨性在Fe-B铸造合金总体相对耐磨性中占比最大为20.9%。
  • 生产技术
  • 薛永盛, 杨晓荣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28-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07
    摘要 ( 107 ) PDF全文 ( 8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某大型轴类锻件在制造过程中经无损检测发现的面状延续性缺陷,通过解剖取样、宏观观察、金相分析、化学成分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对该缺陷的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轴身与法兰的过渡区截面存在硫化物的聚集型夹杂缺陷;另外该位置在随后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存在结构不连续,导致应力集中,缺陷处形成裂纹源,并扩展。
  • 金伟, 马传伟, 郑翠华, 蒋卫东, 杨永录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32-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08
    摘要 ( 130 ) PDF全文 ( 12 )   可视化   收藏
    在消失模生产球铁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其他缺陷,工艺设定浇注温度在1420~1480℃,因此电炉出炉温度在1550~1570℃;采用传统的冲入法因球化温度高,球化剂加入量大,反应剧烈,难以保证球化级别3级以上,喂丝球化法具有精确控制球化剂加入量、镁元素吸收率高等优势,能够有效的保证球化级别,提高球铁件质量,解决产品因球化级别脱格问题。
  • 季托, 王超, 伍启华, 刘立强, 张其昌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36-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09
    摘要 ( 103 ) PDF全文 ( 12 )   可视化   收藏
    在减少灰铸铁缩松缺陷、降低气缸盖漏水率方面,常用工艺手段主要有调整铁水成分、增设冒口、添置冷铁、优化浇注系统、涂覆激冷涂料等。介绍了在解决本公司Y系列灰铸铁连体气缸盖漏水问题中,设计专用内冷铁、降低碳当量以及优化孕育方式,使漏水率大幅降低。同时针对漏水缺陷探究了其他措施,如刷涂碲涂料以加速局部冷却、改进浇冒系统增加补缩途径等。
  • 冯兴玺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40-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10
    摘要 ( 124 ) PDF全文 ( 8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船舶尾轴架的受力特点及其外形对船舶阻力的影响,流线型的设计可以提高铸钢尾轴架的强度,降低其对船舶产生的阻力。文中结合实例,提供了流线型铸钢尾轴架的一种设计方案,并阐述船用铸钢件的化学成分、热处理方式、力学性能、质量检测方法和缺陷处理方法。
  • 孙明杰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43-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11
    摘要 ( 176 ) PDF全文 ( 12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十三五”后期及至2020年,汽车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汽车模具等行业高速发展,同时对模具的数量和品种的需求也会不断扩大,将为模具制造业提供广阔的市场。主要讨论汽车模具铸件生产车间熔炼电炉的选择,以供模具铸件生产企业参考。
  • 陈振江, 陈晓龙, 李骥, 赵悦光, 彭倩, 田逢甲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4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12
    摘要 ( 92 ) PDF全文 ( 9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某型核电柴油机机身铸造工艺,根据均衡凝固原理设计浇注系统,将半封闭阶梯式浇注系统设计为底注开放式大流量浇注系统,分散均布内浇口,降低铁水充型速率,充分发挥浇注系统的挡渣作用,并合理布局冷铁位置,解决机身铸造缺陷,通过生产加工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铸造工艺满足技术要求,并彻底解决机身铸造缺陷,大幅度提高机身外观质量,为今后铸造工艺设计提供有力依据。
  • 刘岳, 李冠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50-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13
    摘要 ( 65 ) PDF全文 ( 12 )   可视化   收藏
    冷射砂快速成型作为一种铸造型砂的制作方法,有效提升了铸造型砂生产效率与质量,同时节约人力需求。然而冷射芯模费用较高,一般只在大批量铸件模具中投入使用。而中、小批量产品因模具价格过高不能普及推广。降低此模具费用,成为其适用于中小批量件的关键。本设计方案提供一种射芯模块化制作方案,原理是将模具中重复制作部分固定模块化,不同的部分单独制作。更换不同部分实现模具间的切换,从而大幅降低模具制作费用。
  • 材料·工艺
  • 贾旭, 刘健明, 姜伟航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5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14
    摘要 ( 116 ) PDF全文 ( 17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轨道交通铸钢件的表面质量要求,重点阐述了铬铁矿砂、碱酚醛树脂、酚脲烷自硬树脂砂、覆膜砂等不同工艺方案的试验过程及结果对比,确定提升铸件表面质量的工艺方案,并进行推广使用。
  • 装备技术
  • 王红霞, 陈翔宇, 周永华, 庞登怀, 苟牛红, 蒋发根, 田海瑞, 周景吉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57-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15
    摘要 ( 91 ) PDF全文 ( 12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FDM的多功能输送定位装置,它的组成包括打印区承载输送定位辊道单元(服务于螺杆挤塑打印工作区域)、0~180°中转辊道单元(服务于螺杆挤塑打印机、五轴加工中心及上下料中转缓存保温辊道)、上下料中转缓存保温辊道单元、加工区承载输送定位辊道单元(服务于五轴加工中心工作区域)以及恒温双层工作平台单元五大部件。FDM多功能输送定位装置是基于“铸造用增材制造设备及铸造智能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一铸造行业换道超车的主题而来,能实现工件全程保温承载、机内无缝转序输送和到位后空间精定位的装置,填补FDM打印机领域全程保温承载、输送定位的空白。
  • 贾秀芹, 姜亦晓, 原秀晶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60-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16
    摘要 ( 101 ) PDF全文 ( 12 )   可视化   收藏
    在世界各国,“机器换人”是制造业主流趋势,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总体水平在未来长时间内将处于稳定上升区,在3C类、工艺产品制造生产线上,同国外机器人设备的智能机械生产包装一体化相比,中国制造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将机器人用于造型线型腔喷涂工序,讨论了机器人在铸造行业中的应用与创新。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喷涂,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铸造工序自动化水平。
  • 李邵亮, 于强, 任玉强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63-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17
    摘要 ( 124 ) PDF全文 ( 16 )   可视化   收藏
    双工位高压多触头造型机是一种适用于车桥专用的粘土砂造型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松散的型砂填入砂箱中;采用多触头主动式造型方式,使砂型在搬运和浇注等过程中具有必要的强度,并利用液压起模机构将模具从紧实后的砂型中取出。该机采用静压造型,使铸造的砂型能浇注出壁薄、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的铸件。
  • 丁仁相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9, 54(5): 66-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9.05.018
    摘要 ( 107 ) PDF全文 ( 8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刮板式喷丸清理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使用状况,通过刮板回收弹丸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地坑深度,降低了设备的基础制作成本,缩短了基础施工周期,节约了维修费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清理大型工件的喷丸房方面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