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5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09-30

  • 全选
    |
    专题综述
  • 樊自田, 刘富初, 龚小龙, 王黎迟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5-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01
    摘要 ( 262 ) PDF全文 ( 17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现有旧砂再生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性,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旧砂再生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新方法、新进展,对这些新方法及特点进行了综合评价。未来铸造旧砂再生技术的发展趋势应该是:适于各类旧砂或混合旧砂的低成本再生回用工艺方法及设备的开发,以实现所有旧砂的合理再生和综合利用;干法(机械)再生相对简单,要重视热法、湿法、尤其是多种方法复合再生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应根据不同旧砂的性能特点采用不同的再生方法;热法再生的余热回用、水玻璃旧砂(碱酚醛树脂旧砂)再生的碱性物质回用、生物再生、超声波湿法再生、微波再生等新技术及应用,值得关注与期待。
  • 王志豪, 王前进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11-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02
    摘要 ( 396 ) PDF全文 ( 152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叙述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铸造生铁的冶炼以及后期热处理方式。通过回顾历史,学习古人的智慧,重拾文化自信,坚定实现铸造强国之信念。
  • 试验研究
  • 张京, 吴淑芳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14-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03
    摘要 ( 207 ) PDF全文 ( 67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轴承端盖的结构特点,利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对锻件进行温挤压成形工艺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分别以坯料始锻温度、模具初始硬度和模具初始温度作为变量,以凸、凹模的磨损量最小为目标获得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通过对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的二次模拟得出最小磨损量,并利用稳定阶段磨损量公式估计模具的使用寿命,为实际生产中模具的选择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 孙清洲, 任文成, 许荣福, 杨宸, 单宝香, 韩勇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19-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04
    摘要 ( 194 ) PDF全文 ( 98 )   可视化   收藏
    以含覆膜砂芯砂粘土旧砂为研究对象,对粘土旧砂湿法再生技术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湿法再生适宜的工艺路线为“水洗+改性+焙烧”,适宜的工艺参数为在1200r/min的转速下擦洗四次,每次擦洗时间为5min,前三次的水砂比为1:1,最后一次的水砂比为0.5:1。对擦洗后的砂子用盐酸进行改性,其加入量为每100g砂子加入0.1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4mL,然后将改性并烘干后的砂子在600℃下焙烧15min,冷却至室温后制备覆膜砂,其热态抗拉强度为1.246MPa,常温抗拉强度为1.694MPa,均达到或超过了由新砂混制覆膜砂的热态和常温抗拉强度。
  • 焦壮壮, 杨燕, 袁训锋, 王艺儒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24-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05
    摘要 ( 136 ) PDF全文 ( 54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直接差分法求解热传导方程,对π型镁合金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进行模拟,研究界面热阻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铸件/铸型热阻条件下,内外拐角处的温度先快速升高到极大值,随后缓慢减小趋于稳定。随着铸件/铸型热阻的增加,冒口部分热扩散层“梯形状”向“矩形状”转变,冒口之间的“U形”低温区域逐渐增大;随着铸型/空气热阻的增大,底座部分热扩散层增厚,温度逐渐增加;随着铸件/空气热阻的增大,铸件/空气向外传输热量的能力减弱,冒口区域优先凝固的优势减弱直到最终消失。
  • 李帅, 程巨强, 李振飞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29-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06
    摘要 ( 188 ) PDF全文 ( 61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温度-硬度法测定合金钢相变温度的原理和方法。用温度-硬度法测定了20CrSiMn2Mo合金钢不同温度加热淬火后硬度,并观察了不同温度加热淬火试验材料组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淬火加热温度低于740℃,淬火后试验材料的硬度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金相组织为索氏体组织。淬火加热温度超过740℃,淬火后试验材料的硬度随着淬火温度升高而升高,其组织为未溶的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淬火温度超过880℃,其组织主要为马氏体组成,硬度值保持稳定。试验材料加热时的相变转变温度Ac1为740℃,Ac3为880℃。
  • 生产技术
  • 胡华林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33-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07
    摘要 ( 121 ) PDF全文 ( 86 )   可视化   收藏
    对A1601型拖拉机用转接座产品结构进行工艺性优化;针对铸件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确定合理的砂芯工艺和熔炼工艺;借助PROCAST软件对设计的铸造工艺进行模拟计算和工艺优化,然后采用此铸造工艺进行铸件的试制。经生产验证,该工艺方案合理、有效,按此铸造工艺生产的转接座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验收条件的要求。
  • 谭俊哲, 赵国飞, 李刚, 李连海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37-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08
    摘要 ( 135 ) PDF全文 ( 26 )   可视化   收藏
    为避免核主螺栓氢脆断裂问题的发生,零件电镀后需进行除氢处理。采用S—3400N型扫描电镜观察样品截面组织形貌,D/Max—7000PC型X射线衍射仪对电镀铬涂层的相结构进行分析, TCH—600氮、氢、氧分析仪来测量试样中氢的含量。结果表明,镀铬层经过除氢工艺处理后,表面微裂纹数量减少,镀层的XRD谱整体向右发生微小偏移,镀层中的氢含量有所降低。
  • 贾秀芹, 姜亦晓, 原秀晶, 张梅涛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40-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09
    摘要 ( 153 ) PDF全文 ( 45 )   可视化   收藏
    识别整体砂芯的品种是在整个砂芯转运流程中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最重要信息,正确快速的确定产品品种才能保证产品在整个流程的追踪、管理和流转,通过利用外形尺寸检测技术快速准确的在线自动识别上线的整体砂芯品种,并与砂芯库存和物流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通讯,从而实现多品种混线自动生产。
  • 王志勇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43-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10
    摘要 ( 134 ) PDF全文 ( 63 )   可视化   收藏
    FDM模具成型工艺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FDM模具成型质量,其中工艺参数是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FDM模具成型过程,分析了6个最重要的工艺参数对FDM模具质量的影响。实践证明,通过设置合理的工艺参数能够达到FDM模具质量最佳的工艺效果。
  • 邢艳, 陆小明, 常永慧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46-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11
    摘要 ( 168 ) PDF全文 ( 65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热处理炉的改造,将热处理炉尾气余热用于砂型的加热烘干,省去了铸型烘干机的使用,达到了能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 江利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49-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12
    摘要 ( 332 ) PDF全文 ( 366 )   可视化   收藏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在桥式起重机中应用非常广泛,该电机能很好的限制启动电流,具有很好的启动力矩。主要介绍了该电机控制调速方式(转子接触器切除电阻调速和定子调压调速)的原理及其特点,工作过程中电机故障的排除方法。转子接触器切除电阻调速更多的改进成了定子调压调速,为生产带来更加安全可靠的调速控制,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发挥其性能。
  • 刘洋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54-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13
    摘要 ( 147 ) PDF全文 ( 95 )   可视化   收藏
    双臂连续式混砂机为多段悬臂式结构,且混砂槽及大臂均有回转运动的长轴,设备在运行中很容易引起振动。通过对多年的生产经验进行总结,得出了影响混砂机振动的典型原因及应对措施,减小了设备的振幅,改善了设备的运行状态。
  • 材料工艺
  • 孙帆, 李孝艳, 乔进国, 刘晓斌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57-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14
    摘要 ( 97 ) PDF全文 ( 94 )   可视化   收藏
    潍柴EC&S冲天炉为热风富氧式冲天炉,采用扩散富氧技术。研究了富氧量对冲天炉熔炼工艺和铁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富氧送风可以有效提高熔化速率和热风温度,降低焦炭消耗,同时可以促进铁水增碳,减少硅的烧损,提高出铁温度。
  • 李建军, 郑凯峰, 杜晓明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62-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15
    摘要 ( 145 ) PDF全文 ( 148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复杂薄壁铝合金壳体铸件的倾转铸造工艺的可行性,设计了工艺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倾转铸造过程的充型与凝固过程。结果表明,采用倾转铸造工艺金属液能平稳地进行充型,且表面缺陷主要集中在冒口中;铸件按照顺序凝固方式进行,冒口能够有效发挥补缩作用,收缩类缺陷都留在冒口中,从而证实了该工艺方案的可行性。
  • 李磊, 刘延坪, 王斌, 严江波, 赵小华, 田英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66-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16
    摘要 ( 147 ) PDF全文 ( 51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铸件结构特点,采用铸件分割的设计思路,从冒口、冷铁、浇道布置等环节进行铸造工艺设计;然后通过ProCAST仿真模拟进行流场分析、温度场分析验证设计的合理性;最后通过解剖实际铸件继续验证;模拟和实际解剖结果同时表明:采用铸件分割设计思路合理设计浇注工艺,可有效提高铸件一次校验合格率,并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 装备技术
  • 孙珊珊, 李尚达, 袁闯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69-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17
    摘要 ( 145 ) PDF全文 ( 50 )   可视化   收藏
    对压铸机能耗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进行解读,明确了标准制定的目标、内容与社会意义;对标准所述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际操作验证,着重解读了测定步骤的具体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并举例说明了关键参数的计算过程,获得有效结果。
  • 设计与应用
  • 姜亦晓, 贾秀芹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72-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18
    摘要 ( 199 ) PDF全文 ( 152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研究了Mipro系统(Mipro、Micomp Uni、Vedimat)与西门子PLC之间数据通讯问题。系统介绍了Mipro系统的构成与特点、Mipro系统与西门子PLC之间数据通讯网络结构以及通讯技术等,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砂处理系统,通过Mipro系统实现了对KW混砂机、KW冷却器以及LED生产信息可视化系统的监控、配方参数校正等。
  • 王武强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8, 53(5): 77-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9658.2018.05.019
    摘要 ( 379 ) PDF全文 ( 134 )   可视化   收藏
    湿式除尘器能很好的解决干式除尘器不易处理的高温、易燃粉尘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文丘里湿式除尘器因效率高、结构简单、维护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方便、占地较小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厂家的青睐,论述了文丘里湿式除尘器的结构设计、除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