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20

  • 全选
    |
    试验研究
  • 吕书林, 杨雄, 吴树森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1-6.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01
    摘要 ( 241 ) PDF全文 ( 19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流变挤压铸造工艺制备了含有LPSO结构的Mg99.9-3xZnxY2xZr0.1x=0.5、1、2,摩尔分数,%)合金,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流变挤压铸造能有效细化合金的微观组织。合金的基体组织由尺寸较大的α1-Mg和尺寸较小的α2-Mg晶粒组成,LPSO结构呈细小的网状结构均匀地分布在晶界处,LPSO结构的含量越低,其细化效果越明显。随着挤压压力增大,合金中LPSO结构的厚度越来越小,当压力达到100 MPa后,厚度变化趋缓。与常规重力铸造相比,流变挤压铸造能有效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特别是伸长率。在400 MPa下的流变挤压铸造Mg96.9Zn1Y2Zr0.1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较重力铸造下分别提高了19%和170%。
  • 刘生发, 谭颖臻, 宋天杰, 刘俐, 刘张扬, 散展翼, 黄尚宇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7-11.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02
    摘要 ( 330 ) PDF全文 ( 23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双辊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Sn-58Bi钎料薄带,并制备Cu/Sn-58Bi/Cu线性焊点。使用电子探针(EPMA)及能谱分析(EDS)研究焊点在电流密度为1×104 A/cm2(25℃)下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元素扩散与钎料基体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通电时间延长阳极界面处的IMC层的形状从扇贝状转变为锯齿状,阴极界面处的IMC层由扇贝形变为不规则,其厚度逐渐增加。阳极由于Bi的偏聚形成了富Bi层,Sn在阴极偏聚,基体共晶组织(Bi+β-Sn)粗化。基于线性拟合可知,阳极和阴极的界面IMC层的生长系数n分别为0.263和0.442,其生长机制可归结为体积扩散。
  • 关天洋, 张志峰, 徐永涛, 白月龙, 王平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12-15.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03
    摘要 ( 132 ) PDF全文 ( 18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比施加与未施加控冷环缝式电磁搅拌(IC-AEMS)熔体均匀化处理技术,对Al-Zn-Mg-Cu合金初生Al3Zr相的析出行为以及组织细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加IC-AEMS后,Al3Zr粒子形貌从大尺寸针状与板状变成细小弥散分布的块状;此外,相比未施加IC-AEMS处理的Al-Zn-Mg-Cu合金的凝固组织,施加IC-AEMS后,合金细化效果与组织均匀性得到提高,平均晶粒尺寸由387 μm减小至218 μm。
  • 实用研究
  • 刘东雷, 陈情, 王德, 王文琴, 陈新贵, 陈祖华, 程香平, 郭慧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16-20.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04
    摘要 ( 202 ) PDF全文 ( 29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单晶高温合金激光外延修复层中常常出现"杂晶"的问题,提出能量约束的单晶高温合金激光外延修复工艺,并研究了激光功率和单晶母材宽度对修复层形貌与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能量约束的单晶高温合金激光外延修复层内几乎保持完全的定向外延生长枝晶,"杂晶"出现的概率大大降低。在优化参数下,修复层内获得连续的定向外延枝晶,单层厚度达到1 220 μm。随着激光功率升高,修复层厚度有所增加;在光斑直径和激光功率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单晶母材宽度的增加,修复层厚度先增加后减小,并呈现"扁平化"特征。当母材宽度为3 mm时,修复层内呈现明显的流线特征,结合高速摄像照片,观察发现激光熔覆时熔池内金属从中心底部向表面流动,随后向四周扩散,最终沿着熔池底部回流至中心底部,如此反复。
  • 夏承东, 郭辉, 王路, 吕亚林, 秦健, 伍波, 周德敬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21-25.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05
    摘要 ( 216 ) PDF全文 ( 23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温拉伸试验、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Si、Zr、Fe合金化对超薄铝合金翅片高温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3003和改性3003铝合金(3003mod)的强度均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伸长率均先增大而后降低。3003mod铝合金在500℃时屈服强度较3003合金提高了32.2%。合金化显著提高了3003mod铝合金中纳米颗粒数量,降低了粗大微米相数量,其组织特征抑制了高温拉伸过程中的二次再结晶形核,较3003合金晶粒更粗、长宽比更大。二次再结晶是导致500℃下两种合金的伸长率较300℃下的急剧减小的根本原因。
  • 肖代红, 吴名冬, 余永新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26-29.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06
    摘要 ( 158 ) PDF全文 ( 18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铸锭冶金及等温复合锻造方法,制备了含Sc的2A14铝合金轮毂锻坯,研究了Sc对锻坯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c含量提高至0.3%时,2A14铝合金的晶粒得到明显的细化,大部分晶粒呈等轴晶状态。添加Sc提高了2A14铝合金的伸长率,但其抗拉强度明显降低,使其低于400 MPa,原因在于添加Sc后,大量消耗2A14铝合金中的Cu元素,导致强化相θ'-Al2Cu体积分数减少。但Sc能有效抑制合金中的再结晶,减小轮毂锻坯各部位的性能差异,并提高合金的耐热性能。
  • 邓聪坤, 江鸿翔, 赵九洲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30-33.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07
    摘要 ( 163 ) PDF全文 ( 19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快速/亚快速凝固方法制备了富Ni相粒子弥散分布于Ag基体的Ag-Ni合金。建立了Ag-Ni合金凝固过程中组织演变的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Ag-Ni合金凝固组织形成过程,分析讨论了合金成分对Ag-Ni合金凝固组织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Ni含量越高,凝固组织中富Ni相粒子平均尺寸越大;Ag-Ni合金熔体冷却凝固时,富Ni相液滴/粒子的尺寸主要受形核和长大控制,Ostwald粗化作用很弱。
  • 刘洋, 郭广思, 王海涛, 石鹤洋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34-36.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08
    摘要 ( 116 ) PDF全文 ( 18 )   可视化   收藏
    在石英粉粒度对涂料性能影响的试验中,选用不同粒度的石英粉作为耐火骨料,钠基膨润土和CMC联合作为悬浮剂,淀粉水溶液和水玻璃作为粘结剂,以水为载液。首先进行单一变量试验,选出4种较为关键的性能,通过4种不同粒度的骨料搭配,按照4种不同的加入量,进行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采用极差法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得出综合性能最好的组合并对该组合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耐火骨料的组分:240、270、300、320号加入量比为80:80:80:20时,石英粉涂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 综述
  • 王文龙, 刘海云, 王晓杰, 苏占远, 陈少平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37-41.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09
    摘要 ( 327 ) PDF全文 ( 47 )   可视化   收藏
    浸渗法制备ZTA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针对陶瓷预制体制备,铁水对陶瓷预制体的浸渗,陶瓷与铁水的润湿性,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复合材料耐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解决铁水对预制体的润湿性是实现浸渗的先决条件,常用的方法有在陶瓷预制体中添加活性元素,通过化学镀、气相沉积以及包覆等方法对陶瓷表面进行改性等;在陶瓷与金属基体间形成过渡层可以改善结合界面的组织结构,促进陶瓷与金属基体形成冶金结合;铁水对陶瓷预制体的浸渗机理,以及ZTA陶瓷复合材料的耐磨机理尚需要深入研究。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陈卓, 廖敦明, 陈涛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42-46.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10
    摘要 ( 145 ) PDF全文 ( 16 )   可视化   收藏
    在铸造CAE后处理中,需要对铸件孤立气相域进行填充显示,但是随着铸件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已无法适应铸造CAE后处理模块显示海量数据的需求。通过改进原算法,修改栈结构,使得扫描过的线段和填充过的单元不再分别进行扫描和填充,减少了数据计算量,并行计算大大缩短了填充和显示时间。通过多个实例验证了改进算法,提高了复杂铸件孤立液相区域的显示速度,且填充区域越大,节省时间越多。
  • 压力铸造
  • 舒樱, 杜航, 张吉祥, 夏望红, 罗继相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46-49.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11
    摘要 ( 212 ) PDF全文 ( 20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铝合金机座零件的结构和挤压铸造工艺特点,对原超慢速压铸模具的进浇方式、排溢系统、冷却系统进行再设计,使其适用于挤压铸造。利用AnyCasting软件,对修改前后的模具进行模拟分析对比,修改前模拟分析的产品内部缩松缺陷与实际情况一致,修改后的模具通过更改进浇方式,扩大排气槽及溢流槽,使气体在液流充填模具型腔过程中能顺利排出;并增加冷却水路来控制模具温度,保证产品在冷却过程中实现顺序凝固,进而消除产品的内部缩松缺陷。所获得的挤压铸造铝合金支座铸件组织致密,可进行T6热处理,力学性能接近锻件性能。
  • 王尚林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50-52.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12
    摘要 ( 174 ) PDF全文 ( 18 )   可视化   收藏
    对某壳体铝合金压铸件进行了工艺分析,详细介绍了卧式冷室压铸机用压铸模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分型面选择、浇注系统设计、侧抽芯设计和脱模机构设计,阐述了该压铸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为卧式冷室压铸机用压铸模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魏显坤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53-55.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13
    摘要 ( 221 ) PDF全文 ( 19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探伤、模流分析等手段,结合正交试验和力学性能检测,研究慢压射工艺对YZAlSi9Cu3发动机气缸体压铸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气缸体加工面气孔主要由慢压射工艺设计不合理导致,慢压射速度大于0.4 m/s时,铸件卷气量较大,Al液包裹冲头油燃烧产生胶状物较多,铸件综合性能下降;慢压射速度设为0.2 m/s时,铸件组织致密,含渣量较少,气孔率低,力学性能较好。
  • 董俊, 吴树森, 吕书林, 李建宇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56-59.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14
    摘要 ( 216 ) PDF全文 ( 29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挤压铸造和重力铸造制备出不同混合稀土含量的ZL305合金,研究了混合稀土含量和挤压铸造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力铸造下,添加混合稀土对合金晶粒细化效果明显,当添加0.1%的混合稀土时,ZL305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抗拉强度增加到227.88 MPa,伸长率为6.47%。相比重力铸造,挤压铸造成形的合金组织明显细化,并且合金铸态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明显提高。添加0.2%的混合稀土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最佳,分别为302.35 MPa和7.23%。经430℃×10 h固溶处理后挤压铸造合金的性能显著提高。
  • 精密铸造
  • 乌南, 于婷, 周凯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60-64.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15
    摘要 ( 101 ) PDF全文 ( 17 )   可视化   收藏
    在提高摩托车车架设计制造品质的目标下,以某型焊接越野摩托车车架为原型,通过合理设计车架结构和铸造工艺,开发了整体精密铸造成形的摩托车车架。有限元分析表明,整体成形车架在极限承载工况下的强度和刚度、自由模态频率明显优于原车架;试制的车架品质优良,疲劳寿命比原车架明显延长且减重5%。结果表明,将大型薄壁整体铸造技术应用于车架类产品,可以提高其品质,降低成本。
  • 连续铸造
  • 张志达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64-68.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16
    摘要 ( 99 ) PDF全文 ( 16 )   可视化   收藏
    以非晶合金新型双带连铸工艺为研究对象,考虑气体层与自由液面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了熔池流动传热三维VOF两相流模型,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新型布流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考察了布流器水口倾角和浸入深度对熔池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布流器能够有效地降低熔池侧封区自由液面的波动程度;随着水口倾角和浸入深度的变化,熔池自由液面的波动速度和温度分布,均表现出强烈的"双波峰"现象;布流器水口倾角每增加15°,液面波动速度波峰约减小0.015 m/s,温度波峰约减小10℃;水口浸入深度每增大5 mm,液面速度波峰约减小0.01 m/s,温度波峰约减小15℃;当水口倾角为30°,浸入深度为25 mm时,熔池流场和温度场分布最为合理。
  • 潘德清, 李道喜, 牛冬鑫, 罗宗强, 张卫文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69-74.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17
    摘要 ( 126 ) PDF全文 ( 17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在结晶器底部开设圆弧槽形成气隙热阻来改善水平连铸Cu-15Ni-8Sn合金的组织和成分均匀性。首先基于合金水平连续铸造过程的温度场模拟,分析了不同圆弧槽角度、长度和厚度的结晶器结构对合金结晶区温度分布的影响。然后基于优化了圆弧槽结构的结晶器和未开设圆弧槽的结晶器,进行了直径为65 mm铸锭的水平连铸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开设圆弧槽的角度、长度及厚度的增加,上部与下部固液界面的相对水平距离缩小,固液界面与棒坯轴向夹角趋于90°,凝固过程中棒坯的温度场均匀性明显提高。相比于不开设圆弧槽的棒坯,当开槽角度为180°、开槽长度为144 mm、开槽厚度为5 mm时,上部与下部固液界面的相对水平距离仅为未开槽时的7%。由于温度场分布更合理,棒坯上部和下部的组织和成分均匀性得到显著改善。
  • 增材制造
  • 崔新建, 刘玉德, 石文天, 马英怡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75-80.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18
    摘要 ( 221 ) PDF全文 ( 18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LM),制备了BCC、FCC、FCCZ 3种不同拓扑单元的316L不锈钢多孔结构,验证了该技术成形复杂多孔结构件的可行性。对试样进行了准静态压缩试验,得到了多孔结构在压缩过程中的变形模式和力学响应曲线,对比分析了3种结构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FCCZ型多孔结构的抗压性能和能量吸收特性均优于BCC型和FCC型结构;利用ABAQUS/Explicit软件进行准静态压缩仿真,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符合。
  • 消失模与V法铸造
  • 陈建华, 胡磊, 李冰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81-83.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19
    摘要 ( 101 ) PDF全文 ( 14 )   可视化   收藏
    在金属铸造工艺设计中,优先顶注是多数金属铸件所遵循的铸造原则。简要介绍真空消失模铸造采用顶注工艺批量生产管件、大型电机壳和钢锭模产品的实践应用。采用顶注工艺,浇注系统简单、工艺出品率高、浇注温度低,节约生产成本。
  • 复合材料
  • 缪宇, 傅强, 夏春, 黄春平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83-87.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20
    摘要 ( 181 ) PDF全文 ( 22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结合粉末工艺的两步法搅拌摩擦加工制备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烯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的添加对铝基复合材料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石墨烯添加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逐渐提高、塑性持续下降,而抗拉强度和电导率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石墨烯体积分数为3.7%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146.5 MPa,与同等加工条件下的纯铝相比,提高了78.7%,而石墨烯体积分数为1.3%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最高,达到30.62 MS/m,较同等加工条件下的纯铝基体提高了53.4%。
  • 王振, 阎峰云, 陈体军, 张芳芳, 李小红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88-91.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21
    摘要 ( 242 ) PDF全文 ( 16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直热法粉末触变成形工艺制备了SiCp体积分数为60%的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成形压力对其孔隙率、抗弯强度、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压力过大不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密度;成形压力为60 MPa时,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最大,为289.33 MPa;随着成形压力增加,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先增加后减小。在成形压力为60 MPa时,复合材料在200℃的热膨胀系数最小,为6.687×10-6 K-1
  • 轻有色合金
  • 黄朋朋, 芦刚, 严青松, 郑强强, 晏玉平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92-95.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22
    摘要 ( 97 ) PDF全文 ( 16 )   可视化   收藏
    在真空差压分级加压铸造ZL205A铝合金过程中施加交变磁场,研究交变磁场-真空差压分级加压协同场作用对ZL205A铝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级加压压差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交变磁感应强度增加,铝合金晶粒细化程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分级加压压差增大,当交变磁感应强度小于20 mT时,协同场作用下铝合金晶粒显著细化,当交变磁感应强度大于20 mT时,协同场作用下铝合金晶粒粗大。在交变磁感应强度为20 mT,分级加压压差为130 kPa条件下,ZL205A铝合金晶粒细化效果最佳。
  • 谭震林, 周全, 吴晗, 杨成刚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96-100.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23
    摘要 ( 127 ) PDF全文 ( 17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研究了未处理、脉冲磁场处理及脉冲磁场-变质剂复合处理对20Mg2Si/Al复合材料中初生Mg2Si相形貌和分布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复合处理条件下,不同磁场电压和频率对初生Mg2Si相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处理和复合处理条件下,Mg2Si相尺寸均有所减小;试样从心部到边部,Mg2Si相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呈梯度分布,但复合处理后,Mg2Si相的梯度分布效果减弱。当磁场电压在0~300 V范围内或磁场频率在1~10 Hz范围内,随着磁场电压或频率增加,Mg2Si相的尺寸均先增加后减小,转折点分别为200 V和5 Hz,其梯度分布效果总体上逐渐减弱。试样耐磨性和硬度的变化规律与Mg2Si相的体积分数基本保持一致。
  • 杨国娟, 何益可, 张飞飞, 陈西孟, 王笑, 周中波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101-103.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24
    摘要 ( 203 ) PDF全文 ( 14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OM、XRD以及室温拉伸试验等手段,分析了Mg对反重力铸造ZL116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提高,ZL116合金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伸长率基本没有变化。反重力铸造方式中差压铸造的ZL116合金力学性能最优,低压铸造次之,调压铸造的力学性能差于重力铸造。随着Mg含量提高,ZL116合金中的强化相Mg2Si含量也随之增加,最终导致ZL116合金抗拉强度提高。
  • 谭聪, 余堃, 肖寒, 张宏宇, 黄海广, 李志敏, 刘昆, 周荣锋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104-107.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25
    摘要 ( 165 ) PDF全文 ( 12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以海绵钛和电解钛为原材料熔炼TC4钛合金,将熔炼后的铸锭进行热轧,研究两种原材料熔炼的铸锭轧制为TC4轧板后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海绵钛TC4热轧板材组织较电解钛晶粒粗大,组织不均匀,而电解钛TC4热轧板材组织为均匀细长、条状交错的α相,呈现出类似网篮组织结构。海绵钛TC4板材的抗拉强度和洛氏硬度明显高于电解钛TC4钛合金板材,而电解钛TC4板材的塑性更好。海绵钛TC4板材的断裂方式为准解理断裂与韧性断裂的复合断裂,而电解钛TC4板材的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
  • 徐烁, 张诗昌, 卢姿, 胡剑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108-112.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26
    摘要 ( 103 ) PDF全文 ( 21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金属型铸造制备了不同w(Zn)/w(Sn)的Mg-Zn-Sn(ZT)合金,研究了其铸态下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Zn和Sn质量分数总和为8%时,随着w(Zn)/w(Sn)的增加,合金晶界粗化,晶界上第二相或共晶数量增加。合金力学性能随w(Zn)/w(Sn)的增高先增加后降低,其中w(Zn)/w(Sn)为5/3时合金强度最高,抗压强度为296 MPa,w(Zn)/w(Sn)为3/5时,合金压缩率最高,为21.5%。此外,还分析了Zn、Sn及w(Zn)/w(Sn)对Mg-Zn-Sn合金强度和塑性的影响机制。
  • 特种合金
  • 薛彦均, 尉文超, 王毛球, 时捷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 40(1): 112-116. https://doi.org/10.15980/j.tzzz.2020.01.027
    摘要 ( 159 ) PDF全文 ( 25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工艺制备了FeMoCrVTiSixx=0、0.3、0.5、1)高熵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万能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x=0时,合金由单一BCC固溶结构组成,随着Si含量增加,合金中逐渐析出(MoCrV)3Si相和(FeCrVSi)2(MoTi)的Laves相,x=1时,Laves相成为主相。随着Si含量增加,合金脆性随之增加,硬度(HV)也呈上升趋势,在x=1时达到最大值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