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5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2-11-08
  

  • 全选
    |
    目录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0-0.
    摘要 ( 21 ) PDF全文 ( 18 )   可视化   收藏
  • 试验与研究
  • 王树宏, 庄纯, 史耀辉, 孙友刚, 沈峰, 刘图远, 张志新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1-5.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01
    摘要 ( 75 ) PDF全文 ( 185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蜂窝区域和压紧衬套区域对太阳翼蜂窝夹层结构上蒙皮热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蜂窝区域碳纤维的铺层方向对上蒙皮变形有一定影响;在蜂窝夹层结构的压紧衬套区域中,上蒙皮的最大变形位于发泡胶与铝蜂窝交界处,该处对上蒙皮变形影响明显;当热压罐温度由130 ℃降为20 ℃时,蜂窝区域以及压紧衬套区域上蒙皮0°碳纤维与90°碳纤维经试验测得的变形量与仿真计算结果的差值分别为11. 1%,12. 0%,14. 1%和14. 9%,证明仿真分析结果可靠。
  • 陈洁明, 李雪峰, 王刚, 潘恒沛, 张先锋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6-10.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02
    摘要 ( 350 ) PDF全文 ( 485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及透射电镜观察了40Cr钢等温淬火形成的下贝氏体组织形貌,并分析了下贝氏体与马氏体、回火索氏体的差异。结果表明:下贝氏体组织形貌与马氏体、回火索氏体均有明显差异,且下贝氏体的硬度高于回火索氏体;下贝氏体针状组织密集排列成束,方向感强,侵蚀后呈彩色,组织内部细密的碳化物沉淀在铁素体板条上,碳化物排列整齐,且与铁素体长轴夹角呈60°。
  • 邹鹏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11-14.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03
    摘要 ( 153 ) PDF全文 ( 235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不同金属材料,分别采用夏比U型缺口试样和夏比V型缺口试样进行冲击吸收能量测试,并对夏比V型缺口试样断口的剪切断面率和侧膨胀值进行测量,研究了不同缺口形式的冲击吸收能量测试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夏比V型缺口试样的冲击吸收能量和断口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韧性测试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 胡伟勇, 王峰, 黄涛, 薛晶, 柯锦宏, 梁小燕, 郦剑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15-18.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04
    摘要 ( 160 ) PDF全文 ( 238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铬元素质量分数为1. 6%时垂直截面富铁端的Fe-Cr-C三元相图和碳、铬元素高温扩散性能,分析了凝固结晶时材料中碳含量分布的变化过程,说明了碳化物不均匀性缺陷的形成机理,并讨论了碳化物不均匀性缺陷对轴承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的碳化物不均匀性缺陷包括网状碳化物、带状碳化物和碳化物液析等,产生原因为GCr15钢液相线和固相线间隔较大,导致元素偏析明显,在凝固结晶过程中产生了碳化物不均匀性。
  • 金磊, 尉冬, 关建东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19-22.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05
    摘要 ( 133 ) PDF全文 ( 96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仪、拉伸试验机分析了硼元素对IF钢的组织、织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在线应变测量系统及成形试验机分析了硼元素对IF钢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IF钢中添加硼元素,可以显著细化IF钢组织的晶粒尺寸,降低{111}织构组分含量,并提高IF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塑性应变比;有助于IF钢平面应变及等双向拉伸应变两种成形方式,提高制造以拉胀成形为主的复杂IF钢成形零件的冲压合格率。
  • 许家宝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23-24.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06
    摘要 ( 221 ) PDF全文 ( 146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力-位移法拉伸试验和配置引伸计拉伸试验测试盘卷螺纹钢的屈服强度,分析了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及引伸计接触试样的位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不同和试验方法不同会对力-位移法拉伸试验和配置引伸计拉伸试验的测试结果造成差异。
  • 试验技术与方法
  • 赵同新, 崔会杰, 孙友宝, 黄涛宏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25-27.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07
    摘要 ( 105 ) PDF全文 ( 50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校准曲线法对低合金钢中常见的微量元素Mn和Si进行电子探针微区定量测试和不确定度计算。结果表明:取包含因子k=2时,试样中M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 12%,扩展不确定度为0. 004 8%;Si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 36%,扩展不确定度为0. 042%。
  • 田伟, 孙信阳, 王仲凯, 常松, 周长申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28-31.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08
    摘要 ( 114 ) PDF全文 ( 111 )   可视化   收藏
    高温合金的低倍组织检验对熔炼、冷热加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设备生产运行状态的判断和产品质量的控制及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阐述了高温合金低倍组织的酸洗方法、常用的酸洗液类型及目前生产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标准,列举了实际检验中遇到的低倍组织缺陷,并结合试样粗糙度、酸洗液组分和浓度、酸洗温度及腐蚀时间等影响因素,说明了高温合金低倍组织检验的问题与要点,以期为高温合金的低倍组织检验提供指导性参考。
  • 马建宏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32-35.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09
    摘要 ( 188 ) PDF全文 ( 59 )   可视化   收藏
    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试样放置方式、热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42CrMo4钢断口蓝化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断口材料的原始组织细小、均匀,试样断口面朝炉门口放置,加热温度为390 ℃,保温时间为40 min时,断口的蓝化效果最佳,断口上白色细条状或颗粒状夹杂物显现明显。
  • 质量控制与失效分析
  • 胡美些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36-39.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10
    摘要 ( 153 ) PDF全文 ( 174 )   可视化   收藏
    某汽轮机高压主汽阀门杆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该门杆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门杆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不当,造成了材料的组织异常、强度不合格、冲击韧性偏低;门杆与套筒之间为过盈配合,在表面生成氧化皮的情况下,过盈度进一步增大,在较大的拉应力作用下,产生了应力集中,门杆的“十字”形通孔处发生过载开裂,最终导致门杆断裂。
  • 卢雪梅, 陈梦婷, 吴娜荣, 李燕娇, 王亮, 宋文明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40-42.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11
    摘要 ( 82 ) PDF全文 ( 137 )   可视化   收藏
    某公司循环油蒸汽发生器上部最外侧换热管的中间贴胀部位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垢物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换热管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换热管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碱应力腐蚀;在断裂前,换热管外壁已形成了碱脆裂纹,在轴向拉应力的作用下,碱脆裂纹快速扩展,最终导致换热管发生断裂。
  • 李琳琳, 高帅, 慕松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43-45.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12
    摘要 ( 136 ) PDF全文 ( 88 )   可视化   收藏
    某重型汽车钢板弹簧在服役期间异常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该弹簧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弹簧拉应力一侧有较多的腐蚀凹坑,在弹簧服役时,凹坑处萌生了疲劳裂纹,最终诱发弹簧发生多源疲劳断裂。
  • 魏雪莱, 郑海亮, 张成凯, 王继业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46-48.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13
    摘要 ( 254 ) PDF全文 ( 117 )   可视化   收藏
    某型航空发动机飞附吊挂机匣的转角出现裂纹。采用宏观观察、断口分析、应力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分析等方法,对该飞附吊挂机匣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裂纹为起始应力较大的疲劳裂纹;飞附吊挂机匣与风扇机匣装配时,将定位销敲击进入销钉孔的过程会导致飞附吊挂机匣发生局部变形,从而在裂纹部位形成较大的初始应力,在振动的工作环境下,飞附吊挂机匣产生裂纹并扩展。保证风扇机匣与飞附吊挂机匣的安装边装配尺寸为间隙配合、在装配定位销前使用工艺螺钉先固定飞附吊挂机匣可以避免该类问题的发生。
  • 涂强, 范海平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49-51.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14
    摘要 ( 138 ) PDF全文 ( 43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外不同厂家制造的蒸汽发生器换热管在进行350 ℃高温拉伸试验时,试样断裂后均呈双螺旋断口。采用宏观观察、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双螺旋断口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拉伸过程中温度的升高和扭矩所引起的层状撕裂行为是双螺旋断口形成的主要原因。
  • 谷树超, 张祎俊, 丁宪飞, 李俊, 倪燚锋, 王驾鹤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52-55.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15
    摘要 ( 126 ) PDF全文 ( 235 )   可视化   收藏
    某燃机余热锅炉给水泵05Cr17Ni4Cu4Nb马氏体不锈钢泵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泵轴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泵轴开裂性质为镀铬层次表面加工缺陷诱发的多源启动疲劳扩展开裂,泵轴的显微组织中含有大量高温δ铁素体,局部区域δ铁素体的含量可达50%,导致材料冲击韧性明显降低,削弱了泵轴的承载能力,加速了应力集中部位裂纹的形成和扩展,最终导致泵轴发生开裂。
  • 沙菲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56-60.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16
    摘要 ( 238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Y型过滤器在运行中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该Y型过滤器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Y型过滤器的工作介质中主要含有O,S,Cl等腐蚀性元素,导致在运行中过滤器发生脱锌腐蚀开裂。
  • 李远鹏, 马二清, 崔磊, 江社明, 张启富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61-64.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DP800双相钢热轧板表面氧化皮的红锈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表面红锈区域氧化皮的厚度是正常区域的2倍,该区域氧化皮中的Mn,Cr,Mo元素含量较低,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皮,因此红锈区域氧化皮疏松;酸洗及冷轧后,红锈区域和正常区域表面的化学成分几乎一致,红锈区域的粗糙度较正常区域偏高,且红锈区域的氧化皮能够被完全酸洗掉。
  • 武坤, 杨帆, 王秀健, 李皓, 郑喜平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65-68.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型号车轮螺栓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拉长和断裂情况。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摩擦性能测试等方法,分析了螺栓拉长和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螺栓和螺母的扭矩系数一致性较差,在装配过程中,夹紧力超过螺栓屈服强度,导致螺栓拉长;当扭矩系数过小时,夹紧力超过螺栓的抗拉强度,导致螺栓断裂。
  • 周宝瑜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69-71.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00Cr17Ni14Mo2钢法兰在拆除后,准备进行焊接并二次利用时发现裂纹。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该法兰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兰的开裂性质为应力腐蚀开裂,裂纹主要发生在受拉应力最大的部位;该法兰的碳元素含量过高,使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降低,最终导致法兰产生裂纹。
  • 胡宸, 王树宏, 陈永笑, 边蕴宇, 张俊艺, 王剑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72-75.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型号航空滚动轴承的外圈滚道表面发生了剥落。采用宏观观察、金相检验、水浸超声检测、硬度测试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轴承外圈剥落的原因。结果表明:轴承外圈滚道发生接触疲劳剥落,产生原因是材料内部存在微小缺陷,并在循环往复应力的作用下形成了高硬度“蝶形”组织,加速了轴承外圈疲劳剥落。
  • 刘聪颖, 晁永强, 党军玲, 黄文鹏, 仲博颖, 马宏利, 龙倩, 王涛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 58(11): 76-78.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221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重载高速齿轮箱太阳轮在装配时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太阳轮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太阳轮在加工完成后和装配前,内部夹杂物使裂纹萌生,加工残余应力作用导致太阳轮发生了低应力脆性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