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5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9-07-08

  • 全选
    |
    目录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0-0.
    摘要 ( 44 ) PDF全文 ( 162 )   可视化   收藏
  • 试验与研究
  • 郭强, 冯冉, 张凯林, 刘建伟, 李建峰, 刘向宏, 冯勇, 张平祥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33-436,441.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01
    摘要 ( 183 ) PDF全文 ( 290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Zwick Z020型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Zwick Laserxters 1000762型光学引伸计测试了Nb3Sn超导线材的力学性能,研究并制定了一套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稳定性,对其进行了多组数据测试,并计算了各性能的平均值X、标准方差s、相对标准偏差COV、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SUN)。结果表明:该方法测试出的Nb3Sn超导线材力学性能的精确度及稳定性均很高,该试验方法可为高场磁体及加速器磁体的顺利研制提供有效保证。
  • 王海涛, 王俊强, 罗艳龙, 张海彬, 马红莲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37-441.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02
    摘要 ( 174 ) PDF全文 ( 21 )   可视化   收藏
    高钢级管线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冲击试验结果分散性较大,为了研究其冲击吸收能量波动的影响因素,对X70埋弧焊钢管焊接接头熔合线位置的冲击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X70埋弧焊钢管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熔合线位置冲击吸收能量较低,但在-10℃试验温度下,熔合线位置平均冲击吸收能量也达到了100 J以上;X70埋弧焊钢管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熔合线冲击吸收能量的显著波动是由刻槽位置的偏差及裂纹扩展走向的不确定性引起的。
  • 周凯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42-444,454.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03
    摘要 ( 120 ) PDF全文 ( 316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JIS Z2275-1978对FB780MP热轧钢板进行平面弯曲疲劳试验,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在对称循环应力下的疲劳经验公式。结果表明:FB780MP热轧钢板在加载频率为25 Hz、循环载荷比R=-1条件下的疲劳极限为377.6 MPa;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的疲劳经验公式为σ=-36.56lnN+852.11;疲劳试样裂纹源区未发现夹杂或加工缺陷,断面形貌特征与设定的试验条件相符合。
  • 代绪成, 陈强, 仝明磊, 张秀荷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45-450.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04
    摘要 ( 162 ) PDF全文 ( 20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手工电弧焊(SMAW)对UNS31803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通过金相检验、力学性能试验、硬度测试、耐蚀性能试验等方法对UNS31803双相不锈钢手工电弧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焊接,所得到的焊缝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奥氏体,无σ相析出;焊接接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铁素体含量均在35%~65%(体积分数)的合理范围内;在22℃的6%(质量分数) FeCl3溶液中,焊接接头的不同区域均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 试验技术与方法
  • 李曹兵, 王芦燕, 周小彬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51-454.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05
    摘要 ( 192 ) PDF全文 ( 331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3种不同粒度的钨粉经过成型、烧结,制备了不同孔隙率的多孔钨。使用排液法、压汞法、扫描电镜测试了多孔钨的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排液法和压汞法结合可获得多孔钨总孔隙率、开孔率、孔径分布、闭孔率等孔结构参数,结合扫描电镜测试可对多孔钨的孔结构进行综合评价。
  • 张三艳, 代绪成, 刘宏, 杨莲慧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55-457,486.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06
    摘要 ( 232 ) PDF全文 ( 676 )   可视化   收藏
    三氯化铁点蚀试验主要用于评定耐蚀合金的耐点蚀性能,对ASTM G48-11中的三氯化铁点蚀试验进行了解析,从试验设备、试验溶液、试样制备和试验方法等方面介绍了三氯化铁点蚀试验的技术要点和实践经验。结果表明:进行耐蚀合金焊接接头三氯化铁点蚀试验时,在溶液配制、试样表面处理、试样放置时间节点等细节上会存在一定的误区,将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应强化试验细节的合规性,不断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企业生产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 王燕来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58-461.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07
    摘要 ( 180 ) PDF全文 ( 78 )   可视化   收藏
    以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为研究对象,依据GB 17931-2003测定试样的特性黏度,分析了溶液浓度、溶样温度、溶样时间、溶样搅拌速率等参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依据JJF 1059.1-2012对测定过程中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影响聚酯切片黏度测量不确定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溶液浓度,溶样搅拌速率、试样的干燥处理和测量重复性也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溶剂和溶液的流经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较小。
  • 实验室管理
  • 马新朝, 韩梅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62-467,482.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08
    摘要 ( 144 ) PDF全文 ( 580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新形势下核电工程焊接无损检测的各种典型问题,提出了提升管理水平的措施。结果表明:提升核电工程的焊接无损检测管理水平是以提升工作质量为前提,应重视体系管理、绩效管理、文化氛围营造、技术管理、重过程控制等,关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焊接返修及工序检测衔接和重要活动的无损检测策划,检测本质质量提升后可有效检测和验证焊接质量及工程质量。提升核电工程焊接无损检测管理水平可促进核安全文化在核电工程建设中的有效推广。
  • 实践经验
  • 张利军, 何春艳, 张晨辉, 郭凯, 杜博生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68-473.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09
    摘要 ( 231 ) PDF全文 ( 47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超声检测对钛合金材料内部的可疑缺陷进行定位,采用低倍检验、高倍检验以及微区化学成分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缺陷部位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超声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检测技术能够有效检测发现钛合金材料内部的夹杂、孔洞、过热组织(局部组织粗大、组织不均匀)等缺陷,而对于低倍检验中发现的局部化学成分偏析类缺陷则不能有效检测出,同时异常的内部组织也会影响到超声检测的正常判别。
  • 质量控制与失效分析
  • 张元, 方毅, 孟维歌, 商显栋, 张乃昕, 宋明大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74-477.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10
    摘要 ( 196 ) PDF全文 ( 21 )   可视化   收藏
    某电厂汽轮机在检修过程中发现多处叶片断裂,采用宏观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微观分析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汽轮机叶片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和Cl-,S2-,Na+等与汽轮机叶片发生反应,在叶片上产生局部点腐蚀,形成腐蚀疲劳源;同时因叶片上存在离心力和蒸汽压力等复杂的周期性交变应力,最终造成汽轮机叶片发生腐蚀疲劳断裂。
  • 武刚, 朱丽霞, 罗金恒, 刘畅, 李丽锋, 孙明楠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78-482.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11
    摘要 ( 126 ) PDF全文 ( 21 )   可视化   收藏
    某X70钢天然气输气管道发生凹陷泄漏事故,通过宏观分析、力学性能试验、金相检验、微观分析、残余应力测试、有限元模拟等方法,对管道凹陷泄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在铺设时受到岩石的挤压而产生凹陷,在管道服役过程中,凹陷处壁厚严重减薄,应力水平大幅升高而产生了微裂纹,裂纹逐渐扩展穿透管壁,最终导致管道泄漏。
  • 何军, 王浩宇, 王东晔, 代富玖, 丁亚红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83-486.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12
    摘要 ( 133 ) PDF全文 ( 21 )   可视化   收藏
    某飞机用1Cr18Ni9Ti不锈钢管在进行弯曲疲劳试验时焊接接头发生断裂。通过宏观分析、微观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焊接接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接结构不合理(焊接热影响区处于截面过渡位置),是导致该1Cr18Ni9Ti不锈钢管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焊接区域存在未焊透情况,需要对焊接工艺进行优化。
  • 王智慧, 黄超鹏, 王亮, 陈虹港, 生金峰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87-491.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13
    摘要 ( 118 ) PDF全文 ( 24 )   可视化   收藏
    某石油公司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注汽井在注汽过程中双管壳体部位发生泄漏。采用宏观检验、无损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硬度测试、金相检验、能谱分析和流场模拟等方法对双管壳体的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管壳体泄漏主要是由流体冲蚀造成的,而副管压套与副管处的结构缺陷加速了冲蚀减薄进程。
  • 何晓东, 曹海涛, 刘雪峰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92-497.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14
    摘要 ( 122 ) PDF全文 ( 23 )   可视化   收藏
    某电厂300 MW锅炉高温过热器管在进行水压试验时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拉伸试验、微观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等方法,对高温过热器管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高温过热器管内壁存在明显的脱碳层和腐蚀坑。脱碳层使得管子耐腐蚀能力降低,并且弯管和焊接处存在残余应力,两者共同作用导致管子发生应力腐蚀直至开裂。
  • 潘占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498-500,511.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15
    摘要 ( 171 ) PDF全文 ( 325 )   可视化   收藏
    某7050铝合金端框接头在吊装转移过程中发生接头断裂。采用仿真分析、宏观分析、微观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端框接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7050铝合金端框接头断裂属于过载断裂,由吊装作业不规范导致吊装点的应力最大值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最终端框接头在吊装点处发生过载断裂。
  • 王昊, 宋利, 袁宝子, 句光宇, 杨希锐, 邓辉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501-505.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16
    摘要 ( 163 ) PDF全文 ( 356 )   可视化   收藏
    某电厂主蒸汽管道的三通与上连接管的焊接接头处多次发生开裂。采用无损检测、硬度测试、金相检验、管系应力计算分析、管系推力计算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焊接接头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管道三通附近管系布置不合理,焊接接头处弯曲应力较大并存在应力集中,最大应力超过了焊接接头的高温持久强度,加之裂纹处显微组织老化,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降低,从而发生蠕变开裂。
  • 胥杨, 陈文觉, 马庆谦, 陈乐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506-511.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17
    摘要 ( 195 ) PDF全文 ( 29 )   可视化   收藏
    某亚临界机组在停炉检修过程中发现T23钢屏式过热器发生了爆管事故,通过宏观观察、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爆管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机组超温运行,使过热器管道严重脱碳和过度氧化,降低了管子的表面强度和抗疲劳性能,从而导致该T23钢屏式过热器管在高温环境下发生了过载拉伸断裂,引发爆管。
  • 夏彪, 王磊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7): 512-514. https://doi.org/10.11973/lhjy-wl201907018
    摘要 ( 156 ) PDF全文 ( 25 )   可视化   收藏
    某汽车在可靠性道路试验中,前桥横置板簧发生了断裂。通过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板簧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板簧表面存在由喷丸工艺不当引起的微小折叠缺陷,折叠部位存在应力集中,为疲劳裂纹萌生创造了条件,在可靠性道路试验时,板簧处于反复交变弯曲载荷作用下,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板簧发生了疲劳断裂。